招商服务热线

152-3967-1259
首页> 鄂襄服务
水稻全程施肥方案
发布时间:2022-03-15   浏览:424次

返回列表
水稻全程施肥方案

  水稻作为主要粮食之一,在人类的发展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在生产实践当中,科学施肥是保障水稻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。面对市场上五花八门的肥料产品,种植户如何选择正确的产品和使用正确的施肥方法成为了一道难题。为此,我们应该根据水稻需肥规律来指导生产,获取高产。

  水稻需肥规律

  氮肥吸收规律

  水稻对氮十分敏感,氮是决定水稻产量重要的因素。水稻对氮的吸收有2个明显的高峰,一是水稻分蘖期,即插秧后2周;二是插秧后7~8周,此时如果氮供应不足,常会引起颖花退化,不利于高产。

  磷肥吸收规律

  水稻对磷的吸收量远比氮低,约为氮的二分之一。水稻各生育期均需磷,其吸收规律与氮素营养的吸收相似。以幼苗期和分蘖期吸收多,插秧后3周前后为吸收高峰。

  钾肥吸收规律

  水稻对于钾的吸收量高于氮,表明水稻需要较多钾,但在水稻抽穗开花前其对钾的吸收已基本完成。幼苗对钾的吸收量不高,钾的吸收高峰是在分蘖盛期至拔节期。根据水稻生育期的营养吸收规律,水稻的施肥原则是:施足基肥,早施分蘖肥,巧施孕穗肥。

  水稻施肥方案

  结合水稻需肥规律,水稻施肥在技术上应该把握“基肥为主,追肥为辅”的原则,基肥可在耕地时一次施入,为水稻整个生育期提供营养,为高产稳产打下良好基础。

  分蘖肥移栽后5~7天,选高氮复合肥(28-0-0、30-0-5)15-20kg/亩。作用:促根、促叶、壮苗、壮杆,为穗多穗大打好基础。

  穗肥时间抽穗前16~18天。选高氮型复合肥10-15kg/亩,确保中期足够的养分转向生殖生长,增加颖花数,促穗大粒重,同时具有养根、健叶、壮秆、防倒伏的作用。

  氮肥分期施用,适当减少基肥的施用比例,适当增加追肥施用比例。中后期应结合苗情施用氮肥,避免发生贪青晚熟。

  依据土壤钾素状况,有效施用钾肥。

  水稻被称为“硅酸植物”,应适时补充硅肥,如钙镁硅肥。

  水稻纹枯病的发生与防治

  一、症状:发病初期先在植株近水面处出现暗绿色水渍状小斑,逐渐扩大成椭圆形,并可互相联合成云纹状大斑。在空气干燥时,病斑中央为灰白色或草绿色,边缘湿润状。病斑由下向上扩展,逐渐增多,病部可见到白色粉状霉层。

  二、防治措施:应在农业防治的基础上,抓住关键时期辅以药剂防治。

  1、消失菌源。要清除田间病稻草,当稻田灌水耙平后,大多数菌核浮在水面,捞去水面的“浪渣”,就地深埋,可以有效地减少菌源。另外,及时铲除田边杂草,可以减少发病来源。

  2、加强栽培管理

  (1)合理施肥。根据土壤肥力和稻株生长情况,合理施肥,增强稻株抗病力,在施用农肥的同时增施磷钾肥,切忌偏施氮肥和中后期大量施用氮肥,防止“轰过头”现象发生。

  (2)科学灌水、适时晒田。改变长期深灌的做法,分蘖后期要适时晒田,以降低株间湿度,控制无效分蘖,促进稻株生长健壮。

  3、药剂防治

  要在发病初期及时喷药,在喷后7-10天视病情再确定是否第二次用药。 (1)用二万单位井冈霉素25克/亩喷雾;(2)70%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倍液喷雾;(3)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;(4)50%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。

  水稻缺锌症状及防治

  水稻缺锌一般发生在本田中,其症状表现为“僵苗”、“缩苗”,有的地方称之为“坐蔸”。一般症状出现在秧苗返青后,即栽后10~30天内。严重的田块也有栽后一直不返青就开始坐蔸的。其秧苗下部叶片的中部首先出现细小的褐色斑点,叶背比叶面明显,这些斑点逐渐连成一片并向两端发展,使整个叶片都变成褐色,而且变得易碎。严重时整株的叶片变褐。严重缺锌的水稻叶片中脉和叶梢颜色变淡,甚至发白。这种情况在田中有零星分布。

  水稻缺锌叶片变窄,生长停滞,植株矮小,不分蘖或很少分蘖,老根变黑逐渐死亡,新根不长或生长迟缓。严重时整株死亡,甚至全田死亡,只有犁翻重栽。坐蔸未死的秧苗后生分蘖多,无效分蘖多,小花不孕增多,空秕率高,成熟期推迟。需要指出的是,水稻“缩苗”或“僵苗”现象虽然根本原因是,土壤锌含量低,但还与长期大量施用化肥有密切关系。

  此外,水稻“僵苗”,“缩苗”现象的发生与高产品种的引入也有密切关系。因为高产品种的生物产量高,需要较多的锌。同时,这些品种又要求早生快发。土壤锌一时供应不上,供需矛盾大。有些土壤pH值高,碳酸盐含量高,也是水稻“僵苗”形成的原因之一。

  当然水稻“僵苗”除了上述原因外,缺磷、缺钾,以及低铁、硫化氢和有机酸中毒都会引起的,一定要加以仔细区别。

  缺锌土壤可以采用各种方法补充锌肥,其方法有:以亩施0.5公斤锌肥沾秧根好,据试验每亩可增产57.35公斤。其次为亩施1公斤锌肥作耙面肥,每亩增产50公斤,这两种用法都能在早期土壤供锌不足时保证水稻对锌的需要。也可以用0.2%锌肥喷施3次水稻叶面,但效果没有沾根和耙面肥好。

  水稻施肥莫忘硅和锌

  在水稻的优化配方施肥中,人们往往十分重视氮、磷、钾等大量元素化肥的配合施用,却忽略了硅、锌等元素的施用。

  事实上,水稻是吸收硅较多的作物,一般茎叶中含有二氧化硅10%-20%,水稻体内硅酸含量约为氮的10倍,磷的20倍左右。水稻缺硅,容易导致茎秆细长软弱,易倒伏和感染病害,前期缺硅使水稻成穗数减少,后期缺硅则小穗数减少,水稻的优质高产就没有保障。水稻施用硅肥,能增强水稻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和抗倒伏能力,改善株型,提高光能利用率,减少叶面蒸腾失水,提高水分利用率。一般可增产10%以上,并能提高稻米品质。特别是在新改水田、冷浸田以及酸性土壤上,水稻施用硅肥的效果更为明显。

  锌虽然仅仅只是一种微量元素,但对水稻、玉米等喜锌作物作用很大,增产效果很好。水稻对锌元素非常敏感,缺锌会导致植株出叶缓慢,新叶短而窄小,叶色较淡,特别是基部中脉附近褪成黄白色,严重的植株明显矮化丛生,很少分蘖,田间常表现参差不齐,稻株根系老朽,呈褐色,抽穗期出现“扬花不收”,一般减产1-3成,严重田块甚至毁苗绝收。大面积实验结果表明,合理施锌后,水稻株高、有效分蘖数、每穗粒数、千粒重都有增加,空秕率有所降低,一般可增产15%以上。特别是在酸性土壤、石灰性土壤以及冷浸田、新改水田施用锌肥作用则更为明显。

  具体施用方法是:(1)硅肥施用。多利用含有钙、镁的硅酸盐作硅肥,在施用基肥时与其它肥料混合施入,每亩施用量为有效硅1公斤。(2)锌肥施用。一般提倡作基肥施用,亩施硫酸锌1公斤,与其它化肥混合施入;也可作根外施肥、中后期土壤追肥及种子处理等。根外追肥常用浓度为0.3%硫酸锌,后期追肥为施硫酸锌0.5公斤左右,都在缺锌症状出现后或分蘖末期进行,种子处理则用0.1%硫酸锌浸稻种24小时即可。

  水稻施肥

  一、秧田施肥:秧田要以有机肥为主,一亩秧田施腐熟优质圈肥2500公斤,随耕翻地时施入土内。播种前亩施复合肥20公斤,均匀撒施后浅翻耥平,使肥与表土均匀混合。

  二、本田施肥:水稻移栽前要施足基肥,一般每亩施优质有机肥1000公斤左右,并配合施入复合肥25-30公斤,配施尿素5-10公斤,基肥以一次耕地整地施用为好。

  三、合理追肥:

  1、早施分蘖肥:在水稻移栽后7-10天施用,每亩施尿素5-7公斤,或复合肥8-10公斤。底肥不足的可适当增施,但不能盲目过量追肥,以防疯长。

  2、巧施穗肥:从幼穗开始分化到抽穗以前的追肥叫穗肥,是氮素吸收的第二个高峰期。施用时间为水稻圆杆拔节期。亩施用复合肥和尿素各5公斤,或复合肥10公斤。

  3、酌施粒肥:抽穗后的追肥叫粒肥或壮籽肥。粒肥能延长叶片功能期,防止早衰,增进粒重。要选择晴天下午喷施1%尿素溶液,每亩50公斤。但要注意的是,苗不黄的不施,阴雨天不施,有病害的田不施。

  水稻稻瘟病

  水稻稻瘟病是水稻的重要病害。其中水稻叶瘟和穗颈瘟对水稻的影响较大,叶瘟的年发病率在40%至50%;重的可达80%;穗颈瘟可达50%至70%。

  一、发病症状

  1、苗瘟,发生在水稻三叶期以前的称苗瘟。苗瘟无明显的病斑,只在芽和芽翘上出现水晶状病斑,然后变成黄褐色枯死。

  2、叶瘟,三叶期以后发生在叶片上的稻瘟病称叶瘟。(1)急性型,病斑呈暗绿色,水晶状,椭圆型或不规则型。病斑上长有灰绿色霉,急性型病斑,蔓延快、危害大。(2)慢性型,病斑一般梭型,外部黄色,梢内红褐色。中央为灰白色,两端沿叶脉有褐色坏死线,(3)褐点型,病斑褐色,很小,多发生在抗病品种和老叶上。(4)白点型,病斑白色,多在阴雨转晴时出现。

  3、穗茎瘟,病斑发生在稻穗茎部,初为淡褐色,以后向上下扩展为黑褐色。发病早的形成白穗,发病迟的籽粒不能饱满。

  4、枝梗瘟,发生在稻穗的枝梗上,常造成籽粒不饱满。

  5、谷粒瘟,病斑发生在谷粒上。种子的上谷粒瘟,可能引起下年苗瘟。

  6、节瘟,病斑发生在稻茎的节部,刮风容易使稻株折断,造成谷粒不饱满。

  二、防治建议

  1、选用抗病高产良种。

  2、种子处理。用10%401抗菌剂1000倍液浸种,早稻浸种48-60小时,中稻浸种40小时,兼有杀菌和促进发芽作用。另外,不可用病草催芽和捆秧把等。

  3、加强肥水管理。根据土壤肥力、品种特性、稻苗长势、气候条件以及水稻各个生育阶段的生产指标合理施用肥料,一般应施足基肥,早施追肥,慎施穗肥。灌水应掌握“浅水栽秧,浅水分蘖,够苗晒田,足水孕穗,浅水扬花,湿润壮籽,黄熟落干”原则,切忌怕干旱而长期灌深水。

  4、适期喷药防治。苗叶瘟的预防一般在4-5叶时和移栽前各治1次。叶瘟可在急性型病斑逐日增加时立即用药防治,亩用20%三环唑可湿性粉剂75-100克,用药液量为60-75千克。穗瘟是防治的重点,一般在破口和齐穗时各治1次,必要时还要在灌浆前期再治1次,每亩用40%富士一号乳剂75-100克,用药液量为60-75千克。喷药时,要抢在雨前,如遇连续阴雨,应抓住雨停间隙抢治。

  水稻纹枯病的发生与防治

  一、症状:发病初期先在植株近水面处出现暗绿色水渍状小斑,逐渐扩大成椭圆形,并可互相联合成云纹状大斑。在空气干燥时,病斑中央为灰白色或草绿色,边缘湿润状。病斑由下向上扩展,逐渐增多,病部可见到白色粉状霉层。

  二、防治措施:应在农业防治的基础上,抓住关键时期辅以药剂防治。

  1、消失菌源。要清除田间病稻草,当稻田灌水耙平后,大多数菌核浮在水面,捞去水面的“浪渣”,就地深埋,可以有效地减少菌源。另外,及时铲除田边杂草,可以减少发病来源。

  2、加强栽培管理

  (1)合理施肥。根据土壤肥力和稻株生长情况,合理施肥,增强稻株抗病力,在施用农肥的同时增施磷钾肥,切忌偏施氮肥和中后期大量施用氮肥,防止“轰过头”现象发生。

  (2)科学灌水、适时晒田。改变长期深灌的做法,分蘖后期要适时晒田,以降低株间湿度,控制无效分蘖,促进稻株生长健壮。

  3、药剂防治

  要在发病初期及时喷药,在喷后7-10天视病情再确定是否第二次用药。 (1)用二万单位井冈霉素25克/亩喷雾;(2)70%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倍液喷雾;(3)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;(4)50%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。


版权所有 湖北鄂襄生态肥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备案号:鄂ICP备2022013411号-1